近日,美国《华尔街ri报》网站引述中国国家统计局专家解读《2018年中国统计摘要》报告称,5月中国制造业运行的特点包括:供需两侧协同发力,市场活跃度上升。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达到54.1和53.8,升至年内高点。中国进出口指数均有回升,外贸稳中向好。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,传统行业景气回升,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表现强劲。
前景被看好。如今,任何一项中国经济数据一公布,都会引发世界企业密切关注。其实,中国5月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并非突然出现,而是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良好开局的自然结果。
据路透社报道,数据显示,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双双回升,其中制造业PMI在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强劲回升的带动下,环比上升至一季度高点。这显示中国一季度经济形势开局良好。
外媒注意到,消费、进出口、城市发展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具体体现。
彭博社报道称,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“世界工厂”变成“全球超市”,现在中国人是以自己的购买力,成为全球经济的顶梁柱。数据显示,中国的消费者终端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3.4%。家庭消费出现迅猛增长,增至4.5万亿美元,零售销售以年均10%的增长率稳步上升。
据美国《华尔ri报》报道,中国1-4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22.5万辆,同比增长了149%。2018年一季度,中国贡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一半左右。
“中国的出口依然坚挺,而进口的快速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”。彭博社的数据指出,以美元计价,中国已经连续半年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。
创新促发展。日前,中国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.8%,略高于外界预测。
中国经济增长的秘诀靠什么?政府政策、智能制造、创业创新、扩大开放、科技、人才等都成为外媒关注的高频词。
阿联酋《海湾新闻报》认为,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得益于中国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,这种稳定感是欧洲或美国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。
英国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刊文称,中国的宏伟计划要把第二大经济体转变为以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主,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清洁能源和物联网诸多领域领军世界。
日本《读卖新闻》刊文称,因为研究环境好,中国正在“吸引全球头脑”。在过去10年中,中国的“千人计划”已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发展。
红利惠世界。据韩国《中央日报》网站报道,全世界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首次突破1000万个,2017年中国在再生能源领域共提供了419万个工作岗位,占全球41%。
德国《法兰克福汇报》刊文称,“一带一路”让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焕发活力,中欧班列让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市将在这里的草原上拔地而起。2000年,中亚5个最大国家的对华贸易总额仅为10亿美元,到2013年已增至500亿美元。
津巴布韦非洲通讯社刊文称,在赞比亚,由中国承建的凯富峡水电站是该国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座水电站。到2020年完工后,预计将满足赞比亚5至10年的电力需求,有望缓解这个欠发达国家的电力短缺问题,并为当地低收入居民创造近1万个工作岗位。
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放弃“高冷”姿态,主动走近中国,积极参与中国合作。近日,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已委托墨卡托对华研究所发布名“了解中国,认识中国”的报告。该报告指出,提高德国的“中国能力”势在必行。
(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)